|
| | |
|
|
有六年脑外科医生经历的刘庆怀,在进入高尔夫管理领域后,继续用对待病人的细心与耐心去经营球场,直到最近开办自己的高尔夫管理公司
十年经验基础上打造东迅
GOLFWEEK:从你接触高尔夫管理到现在已经有十年时间,为什么现在才成立自己的高尔夫管理公司呢? 刘庆怀:成立这家东迅高尔夫管理公司的时间不长,正式对外接受媒体采访,你这还是第一家,算是刚刚起步吧。我觉得管理公司的出现,是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。但是,什么时候才算时机成熟,什么时候着手去做才是最好,是很值得我们这些管理者去花些时间思考的。
我一直很关注业内一些正在操作着的管理公司,那些真正接管了球场的管理公司。我觉得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IMG和中信朝向,至少在南方确实是有影响力的。他们做得非常不容易,很艰辛,也给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。
以前我没有成立管理公司,并不是因为机会和资金的问题,是我觉得还没有真正准备好。这其中有些外部的原因,也有内部的原因。比如,我会考虑:外部环境,像国情和人文文化、社会的消费概念和消费文化是否已经成熟?内部因素,像专业能力方面是否达到标准了?能不能给客户带来不一样的理念和服务呢?这里面除了经验以外,还需要很多理论上的东西来支持。因为管理工作,需要的是一个队伍,是一群人、一个团队的建设,有没有这样一个团队能够管理好一个球场,形成团队文化、团队机制,这不仅需要时间来磨合,而且对管理公司来说确实非常的重要。除此之外,还得有一个实践的过程。这不是停留在嘴上,是要有一个真正有形的东西,一个成功的模块儿,供大家参考、研究、进行沟通,最后再量身订做。而现在,我终于觉得有了一个雏形。它一方面来源于自己这十年的经验,另一方面就是市场调查,以及和国际上的大公司研究探讨的结果。
GOLFWEEK:可不可以谈谈为什么做球场管理的工作这么让你着迷,以至于一做就是十年? 刘庆怀:我想是性格所致吧,不断追求完美,我总是觉得有人会给我挑毛病,总是想做到第一,而且这种心态从来没停过,似乎不论什么时候、不论什么情况,永远都有努力的空间。我觉得,我的这种性格就特别适合管理场地。因为球场的环境不是固定的,它总是在改变,有树在长,有果岭的草要剪等等,很适合我求新求变的性格。我有时去国外看球场,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景观,我也会站在那看很久,哪怕仅仅是一座别致的小桥,只要很美,我都会想着,要怎么样拿回来改造到我们的球场里。
GOLFWEEK:那么现在有没有计划对球场再进行改造呢? 刘庆怀:当然有啊。而且很快就会对莲花山球场做两个比较大的改动。
一个是沙坑需要重新修整。这个球场已经有12年的历史了,本来的沙坑都是有造型、有起伏的,现在却变得非常平坦,跟以前设计者原有的想法已经不一样了,缺乏挑战性。不过,这是任何一个经营5年以上的球场都存在的问题。而这个工作对于我的挑战,则是既要把它改造好,又不影响球场经营;第二个则是明年打算要把莲花山做成一个没有杂草的球场。其它的还有一些小的要改造的地方,比如把人工痕迹比较强的景观,改成非常自然的感觉等。
如何对球场的功能性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丰富,这是需要管理者不断地去想的一个事情,也是这份工作最大的乐趣所在。
球场投资与管理是两个概念
GOLFWEEK:你觉得由投资者管理球场和由高尔夫管理公司来经营球场,效果有什么不同? 刘庆怀:在中国,很多业主,也就是投资者,都会觉得:我既然都花得起大价钱来做一个球场,那为什么我不能自己来管理它、经营它呢?实在不行,到外面请人管理也是一条路嘛。这种情况确实特别多。可是,中国高尔夫发展至今,不过20年时间,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奇货可居。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太少了,也很难找得到;即使是合格的人,水平也是参差不齐。
投资和管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,高尔夫球场管理有很多技术含量在里面。球场是一个动态产品,自然就需要一个动态的机制去管理它,能用一种动态眼光去看球场,是很多球场管理者欠缺的地方。
GOLFWEEK:这些年,大大小小的高尔夫管理公司成立了很多家,东迅何以觉得与众不同呢? 刘庆怀:这是中国第一家有自己的球场,并由业主自己开办的高尔夫管理公司。
东迅高尔夫管理公司隶属于香港东迅集团,它所涉及的业务领域有很多,包括高尔夫球车、高尔夫酒店、高尔夫别墅、高尔夫球场建设、高尔夫球场的经营管理等。做管理公司肯定是要追求利润的,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新的利润增长点,在介入一个新案子之前,这都是要仔细考虑清楚的。像我们的莲花山和红峡谷这两个球场,就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共识,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平台。有了这两个球场,就等于我们有了一个自己的试验田、基地,刚好这两个球场还代表了中国高尔夫两个不同特点的球场。
所以,我们不同于其它管理公司的地方就在于,我们有两个实体、两个球场、两个成功的模块,在你看得见的地方。无论客户是要度假型的产品还是都市型的产品,我们手里都有两本现成的‘天书’能让业主们进行选择,甚至于我们的人员也可以让客户来进行实时考察。
至于量身订做的服务,就是我们能根据业主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而提供不同的服务,我们有营运、人力、市场、草坪维护、财务五个总经理,比如,在球场开业初期,可以先配备人力资源经理,等组织框架构造好了以后,再把市场经理调过去来进行全面的市场启动工作……在不同时期选配不同的总经理,业主完全是自主选择。
另外,我们对产品的建设也和别的球场不一样,我们以服务的心态为主,帮客户建设管理队伍。我叫它为“交钥匙的管理”,我们可以用一年半或两年时间帮业主启动球场经营工作,运作上了正轨后再把球场还给业主。以后,业主若觉得哪部分实力还不够强,无论是市场方面还是人员方面,我们还可以提供顾问服务。或者,业主还可以派自己的管理人员到我们的两个基地做助理、实习,培养出来后再回到自己的球场进行经营管理工作。
这就是我们为客户建立的全面的服务平台。
GOLFWEEK:那么东迅现在有自己客户了吗?第一个接手的是哪个球场? 刘庆怀:现在只是管理我们自己的两个球场,还不急于进入市场,处在内功修炼的阶段,打算半年以后再全面启动。
从医生到商人,从脑外科到球场管理
GOLFWEEK:作为医生出身的你,是什么原因接触到球场管理领域的呢? 刘庆怀:这个原因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点好笑。那年我还在澳洲留学的时候,投资建设球场的日本企业聘请了一位美国PGA的球手出任总经理的职位,可当时竟然在当地找不到一个英文翻译,刚好老板的日文翻译是我的小学同学,于是他就推荐了我。那时觉得这个机会不错,再加上已经离开家乡太长时间,觉得要回来看一看,没想到这一回来就一直待到了今天。
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,当时的总经理,也就是那位PGA球手迈克,在给球场的员工们讲运作流程的场景。他把所有部门的人集合在会所大堂里,给每个人安排好一个位置,亲自演示了一位客人从外面进来到球场,直到打完球最后离开,一步一步都会启动到哪些部门的工作以及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、如何配合。能用这样生动的方式来讲解球场的管理,作为他的翻译,真的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。也让我知道了,任何一位客人光临球场,所有部门都是会参与到这项工作里来的,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,可惜很多人都不懂。
GOLFWEEK: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好学、做事特别用心的人,这种性格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呢? 刘庆怀:天性如此吧。就好象那时候我做了六年医生,忽然不知道为什么特别想学英文,于是就在口袋里放一本小小的英汉字典,找到机会就讲、练习对话,碰到不知道的就把字典拿出来问别人是哪个单词。
我还非常喜欢和那些有丰富经验的人聊天、讨论,我觉得那些话都是他们经验的精华,而以这种方式学东西,其实是最快最有效的。还有对于我们高尔夫从业人员最重要的一点,我觉得是作为一个高尔夫的高级管理者,首先要去做一个高尔夫的消费者。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条件,有这种经济实力,但是却不是每个高尔夫高级管理者都能有这种心。
GOLFWEEK:你有一些很特别的经商方式,在这方面,你觉得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? 刘庆怀:应该是我的父亲。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,中学的时候,有一次听到父亲和别人谈生意时,上来就对对方这样讲:你先确定你会赚钱,我才肯和你谈生意;你如果没有利益的收获,那我就拒绝和你谈生意。
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,成为我一直以来和别人做生意的一个根本宗旨。
GOLFWEEK:从医生到商人,从脑外科到球场管理,你觉得这样一路走来,是随遇而安还是刻意经营的结果?最大的梦想是什么? 刘庆怀:前些年,我确实是那种走到哪做到哪,以四海为家的心态。现在,自己的年纪不断增长了,真的感觉到做人要有社会责任、家庭责任。如果可能,希望将来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球场,一个自己经营管理甚至是自己建造的球场。这算是个人梦想吧。从事业角度来讲的话,就是希望能不断有新的成就出来。(常思斯)
(假日休闲报·高尔夫周刊) |
|
|
| |
| | | |
|